宜兴日报数字版1月22日讯(记者 张 胤 实习生 吴 磊) “我们村里有一个古墓,看上去年代挺久远的。”昨天上午,官林镇南庄村村民储先生致电《宜兴日报》“民生热线”,称几天前,村里一苗木基地在施工过程中,发现了这个古墓,并猜测附近可能还有其他古墓。
昨天中午,在南庄村村委会一工作人员的指引下,本报记者找到了古墓所在地。该古墓位于南庄村的一苗木基地内,邻近官丰公路。在苗木基地刚开挖的一沟渠内,能看到不少腐朽的木头和碎的墓石。“大约五十年前,这里是一片农田,后来又挖成了鱼塘,直到几个月前,有一个老板把这里承包下来,用于种植苗木。这些木头和碎石块,其实是棺木、石盖板,都是古墓里的物品,专家已经来验证过了。”南庄村村民储运才说。
据目击者刘先生介绍,1月19日上午,一辆挖掘机正在基地内开挖沟渠,突然挖到了坚硬的物品,还发出石块碰撞的声音。挖掘机驾驶员立即停了下来,招呼基地上的工人们过来看“宝贝”。当时,一位年长的工人说,挖到的有点像棺木、石盖板及墓砖,而且他听长辈讲过,以前该区域就是“吴家大坟”的所在地,挖掘机很可能挖到了古墓。于是,大家立即把相关情况反映给镇文化站。
昨天下午,记者先后与市文管办、市博物馆的相关人士取得联系。据介绍,1月19日上午,他们得到消息后,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。经初步勘察,发现挖到的确为古墓,但损坏较为严重,同时在现场还发现了大量残存的棺木、石盖板、墓砖及棺钉等,根据残存的古墓结构,初步判断该墓为夫妻合葬墓,墓向为南北向,墓宽166cm,残长150cm,残高15.5cm。但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的勘察,未发现其他遗物。另外,从墓葬的形制和采集的墓砖来看,初步判断该墓葬年代范围在明清时期。
市文管办和市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近期他们将对施工现场进行密切关注,一旦有其他发现,将展开相关后续工作。图为古墓勘察现场。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