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日报数字版4月9日讯(见习记者 李 渊) 4月1日上午,一辆汽车驶入市救助管理站,刚刚停稳,一女孩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奔了下来,与早已等在那里的一位中年妇女紧紧相拥,亲人团圆的一幕让围观的众人动容。这位中年妇女名叫黄粉美,来自常州金坛市,是位聋哑人。3月15日,她骑着电动三轮车外出时迷路,一路来到宜兴。在陶都热心市民的爱心接力下,在外漂泊了18天后,终于与家人团聚。
加油站来了位“不速客”
员工帮她的三轮车充上了电
3月27日中午,一位中年女子骑着电动三轮车,进入宜兴开发区东郊花园小区附近的加油站。据当时正在加油站上班的一位周姓工作人员回忆,该女子50多岁,衣着整齐,不像是流浪人员。来到加油站后,这名中年女子用手指了指电瓶车,并没有说话。过了一会,她才明白过来这名女子是聋哑人士,想要给三轮车充电。她只能比画着说,这里只能加油,不能充电。中年女子露出失望的神情,只好骑着电瓶车离开了。但两个多小时后,这名女子又骑着车折了回来。看着她无助的眼神,工作人员破例帮她给电瓶车充了电。
随着天色渐暗,该中年女子的电瓶车也充满了电,但却没有离开的意思,这让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感到奇怪。“我比画着问她家在哪里,她摆了摆手,又问她晚上睡哪里,她指了指地上。”周姓工作人员告诉《宜兴日报》记者,当时该女子显得很无奈,像是迷路找不到家了,她便帮忙报了警。
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了过来。因为无法沟通,该女子身上也没有表明其身份的证件,而三轮车上只放着一些饼干和水,此外,民警再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其身份的线索,只能将其先送到市救助站,让她有个安身之所,不用露宿街头。
救助人员帮忙找线索
细心网友发来了关键信息
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胡明霞介绍,中年女子来到救助站后,工作人员为她找来了换洗衣物,并为她安排了吃住。刚开始该女子还比较拘束,工作人员等到她慢慢熟悉环境后,开始尝试与她交流。由于她不会写字,也不懂手语,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。为了帮她尽快找到家人,工作人员带着她在城里转了一圈。步行街、世纪大桥、氿滨大道……在这些宜兴人本该很熟悉的地方,这位女子却始终摇摇手,表示她并不熟悉。
该女子到底从何处来?救助工作进行得有些艰难。在救助站待了几天,该女子一天比一天焦急。工作人员看在眼里,决定再从妇女的电瓶三轮车上找找线索。细细翻看下,终于在车上的一张快递单上找到了突破口。“在这个快递单上,地址写着常州武进某地,我们猜想这个女子极有可能是外地来的。”胡明霞说,得知这个线索后,工作人员尝试着在常州和本地的论坛上发帖求助。
正是这些帖子,让此次寻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。胡明霞说,我市一名细心的网友发现,这名女子与他在电视上看到的寻人信息中的女子非常相像,就将寻人方的号码提供给了救助站。与寻人方取得联系后,对方发来了一张自己的照片。中年女子看到照片,立刻激动地站了起来,抓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点头。
女儿寻母想尽了办法
感谢宜兴好心人爱心相助
发来照片的是一位女孩,名叫邓欢,是常州金坛市洮西镇双阳村人,这位走失的中年女子名叫黄粉美,今年50岁,是她的母亲。据邓欢讲,由于工作原因自己住在金坛市区,父母则住在双阳村。她的母亲是聋哑人士,父亲脑部动过两次手术,平时头脑不怎么清楚。3月15日上午,邓欢的母亲到阿姨家送菜,之后就没了音讯。母亲失踪五六天后,她才接到父亲的电话,说母亲一直没有回家。“家里人都急坏了,当天晚上我和亲戚们在外面找了一夜,但没有任何发现。”邓欢说,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3月31日她在武进、宜兴等周边地区的电视台都播发了寻人信息,没想到被宜兴的有心人发现,并终于找回了母亲。
4月1日上午,邓欢和家人赶到宜兴,接已经失踪18天的母亲回家。“真是太感谢宜兴的好心人了!”对于帮助她找到母亲的宜兴好心人,邓欢和家人万分感谢。她说,如果没有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报警求助,以及后来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和努力,加上热心网友及时提供信息,她真不知道母亲现在还在哪里受苦。
同时,市救助站的胡明霞也希望通过《宜兴日报》提醒家中有老人的市民,老人外出时,最好随身携带写有家庭住址或联系方式的纸条,以防走失。
评论已关闭